鸿蒙之初,作为“混沌”的反面,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颜色在闪光,那便是白。 

因此,先于今天人类一切对色彩的认知, 

早期人类文学中,将“耀眼的光”称为“白”。 

规避色彩又包容色彩,一无所有却又拥有所有, 

无限逼近生命的本质。



尽管,作为一种颜色,
白,比任何一种色彩都更容易被模仿。 
但“FIRSTFLAG 白”本质上却并非颜色, 
它更像一个视觉暗号,关乎着对生命的理解, 
并最终,使我们在人海中相认。


所有一切,首先基于自然的馈赠—— 
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遴选顶级的天然素材:
桑蚕丝、亚麻、有机棉、羊毛和 Baby 羊绒。
感受、接纳、顺应它们与生具来的面貌与性格, 
避免不必要的染色或漂白。
将这种“生命自带光”,称为“FIRSTFLAG白”。


但真正良好的“白”必不止于此,
纯粹之上,设计师们想要打开一个丰饶,
而富于意义的光谱世界。


譬如有机棉,
土壤、风雨,
甚至昆虫共同造就了其天然强韧的纤维质地。
但在日本濑户内海,
运用超两百年积累、流传中形成的独特纺纱工艺,
匠人们亲手将纱线穿过织机,
细致检查每一根纱线的松紧度、完整度。
终于成就了那轻盈得彷佛羽毛般的质感,
以及奶油般柔亮的光泽。
展现在世人面前的,
是一种新的软,新的光与白。


回到FIRSTFLAG的缘起之地。
手绣与钩针、棒针与盘扣,
既是吴地苏作工艺之传统经典,
更孕育了流淌在品牌血液中,对美的认知。
没有捷径、无法量产,
花窗之下,一针一线,
在一马平川的“白”中,
创造一朵浪花、一个高音、一闪细光。


而光与光之间的对话,

则有赖于更细腻敏锐的感受力。

长绒与短绒,颗粒与平整,菱纹与波浪,针织与梭织,

暖白的羊绒簇拥着丝缎凉爽的光。

拼接和混纺,是手段和技术,

但珍贵的始终是感受,视觉与触觉博弈,

为追求一种“软”,尝试千百种有关“白”的配方,

为每一束光,寻找最佳拍档。



“任何一种优雅之美绝非短期努力所能成就,
其建立只能通过漫长的打磨过程。” 
当我们年复一年地注视“白”,
坚持素材的纯粹与工艺的精进,
一个与现实平行的丰饶世界,正逐渐向人们展现:
清风与海浪、云朵与原野,
母亲的怀抱与双手,
以及所有一切,我们遗忘许久的回忆。